6月20日中午,经过4个小时的分离采集,黄石青年李勇(化名)体内的235毫升“生命种子”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第一时间运往重庆某医院,输入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体内,完成大爱的传递,而李勇也成为我省第465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出生于1990年的李勇今年30岁,现在是黄石某钢厂的一名员工。
2016年8月,他在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时,第一次接触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通过咨询,他了解到每年都会新增几十万白血病患者,而造血干细胞捐献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手段,同时,捐献是通过外周血分离造血干细胞,既不会影响自身健康又能为白血病患者带去生存希望。他毫不犹豫地自愿完成了血样采集,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加入中华骨髓库的第3年,2019年12月,他曾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在接到湖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电话后,他当即同意履行捐献意愿。但由于患者病情急发的原因,李勇最终没有走到捐献环节,这也成了他心中的遗憾。
时隔两年,他又接到黄石市红十字会电话。今年6月,当他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时,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赴汉捐献之路。
“这就跟献血一样,没什么痛苦。它对身体并无伤害,又能够帮助别人,为什么不去做呢?”李勇告诉记者,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群中,造血干细胞匹配成功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而他两次被选中,概率堪比中彩票,仿佛命中注定要帮助别人。
6月14日,李勇入院为造血干细胞捐赠作最后的准备。为期5天的每天两次注射动员剂能让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将陆续进入到外周血液中,以便于下一步的分离、采样。为了最大限度确保捐献顺利进行,这名90后的年轻人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准点起床、准点睡觉。“我有责任用最佳的身体状态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造血干细胞。”
6月20日上午,造血干细胞采集正式开始。通过血液分离设备,李勇体内的造血干细胞从外周血中慢慢地分离出来。
经过4小时的采集,235毫升的造血干细胞被成功分离,并第一时间运往重庆某医院,用于白血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这次的造血干细胞捐献,除了给患者带去爱,也给他自己带去了很多感动,躺在病床上的他捐献后显得十分平静,“今天终于有机会完成心愿,希望患者早日康复,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中华骨髓库中,为更多的白血病患者带去希望。”